
国庆家宴的饭桌要是没条鱼股牛网,总觉得差了点意思。
老辈人说“秋鱼赛羊膏”,这时候的鱼为越冬攒足了油水,肉质和鲜味都顶到了峰值。
但选鱼是门学问,养殖鱼总少了点野趣,今天就给各位扒一扒,国庆前后最值得抢的5种纯野生鱼——个个肥美无养殖,懂行的早就盯着海鲜市场了。

:大海送来的“油脂黄金”
每年9到10月,秋刀鱼从深海洄游到近海,这时候的它们肚子里全是精华,脂肪含量飙到全年最高,煎的时候根本不用额外放油。
别不信,这鱼天生野性子,洄游路线长达几千公里,水温、洋流差一点都不行,人工根本模拟不出它的生存环境,市面上见着的全是野生货。
挑秋刀鱼有诀窍:眼睛要亮得像黑珍珠,鱼鳃鲜红无异味,鱼身银白有光泽,那才是刚上岸的好货。
最简单的吃法就是香柠照烧,煎到鱼皮起皱,浇上蜂蜜调的酱汁,最后挤点柠檬汁,鱼油的香混着果香,配米饭能多吃两碗。

鲅鱼:北方人的“肉食鱼王”股牛网
山东老饕的原话:“秋天的鲅鱼馅,能鲜掉眉毛”。这鱼游得极快,一天能窜几十公里,肉质紧实得像小炮弹,还没细刺,老人小孩都能放心吃。为啥没有养殖的?
它活动范围太广,人工养殖成本高得离谱,渔民都调侃“养鲅鱼不如等鱼来”。
买的时候别跟鲐鲅鱼搞混了,鲅鱼体表泛着青蓝色光泽,眼睛小巧;
鲐鲅鱼身上带绿纹,眼珠鼓溜溜的,口感差远了。
除了包饺子,鲅鱼炖豆腐也是绝配,煎过的鱼加开水炖20分钟,汤色奶白,豆腐吸满鱼鲜,一口下去暖到心里。

银鲳鱼:自带奶香的“盘中玉”
这鱼长得就秀气,通体银白像个小圆盘,是餐桌上的“颜值担当”。
它嘴挑得很股牛网,只吃水母和浮游生物,人工饲料根本咽不下去,所以咱们吃的全是野生的。
深秋的银鲳鱼最肥,鱼肚里的脂肪厚得能透光,肉质细得像豆腐,还带着淡淡的奶香。
挑的时候看鳃,鲜红的就是新鲜的,要是发暗发灰,再便宜也别要。
做法越简单越显本事,盐烤最经典,腌15分钟进烤箱,出来撒点椒盐,鱼皮脆得掉渣,鱼肉嫩得流汁,鲜得直跺脚。

舟山:咸淡水养出的“鲜中鲜”
长江入海口的舟山渔场,养出的小黄鱼是海鲜里的珍品。这鱼娇贵得很,得在60米深的低温海水里待着,目前还没人能人工模拟它的家。
国庆前后的小黄鱼正要产卵,浑身是劲,肌肉呈蒜瓣状,鲜味比养殖的浓多了。教你个保存秘诀:买回家20分钟内速冻,能把鲜味锁得牢牢的。
雪菜烧是它的绝配,煎香后加雪菜焖10分钟,酸香解腻,鱼肉吸足汤汁,连骨头都想嚼碎咽下去。
我去年在舟山渔港吃过刚上岸的,只用清水煮煮,那鲜味能绕着锅沿转三圈。

辫子鱼:藏在沙里的“蒜瓣肉”
这鱼名字接地气,尾巴细长像辫子,白天埋在沙里只露眼睛,晚上才出来觅食,这习性想养殖都难。
秋天的辫子鱼最饱满,全身就一根主骨,鱼肉细嫩得像蒜瓣,煎、烧、炖都合适。但它娇气得很,冷冻后肉质会变柴,必须吃新鲜的。
挑的时候用手按按鱼身,能回弹的就是好鱼。蒜香烧最对味,爆香蒜末煎鱼,加生抽焖15分钟,蒜香裹着鱼鲜,配酒下饭两不误,懂行的都知道这是“贴秋膘”的好东西。

其实吃鱼的门道就在于“顺时令”,国庆前后的这5种鱼,是大海给的馈赠,
过了这阵再想吃就得等明年。
最后说句实在的:野生鱼讲究吃鲜,买回家当天吃最好,实在吃不完用保鲜膜裹紧冻起来,别超过3天。
家宴上摆上这么道野生鱼,既有面儿又好吃,亲戚朋友不得夸你会过日子?
赶紧记下来,明天就去海鲜市场淘货!
尚红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